第44章 宴席(第1/5 页)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孺人 95 字 2024-02-18 08:48:48

在古代,君王每年都会有祭天的活动。而且祭天所选的日期,也多选在冬至这一日。

在没有各种机械制作出来的交通工具时,人们出门行走的速度是极其缓慢的。如衡县走至京城,除非全程一路不停歇的骑上快马,否则单只按现今所有的交通情况来看,至少需要两个来月的时间。就更别说,王县令这一路还要为了运送两头活猪,出行上必然会有诸多不便。

所以如今虽然才七月下旬,但王县令现在就得开始安排人运送这两头猪上京进献的事宜了。

林立文这边还需负责后续棉花采摘的事,他指定是去不成的了。而且林立文还对王县令说道:“棉花采摘大致分三次……以头批棉为最佳,二批次之,三批最差……”

于是林立文的建议是,把这三次采摘的棉花进行分类。且将每一次棉花采摘的产量最好都做上详细的记录,最后再整理成册上报朝廷,方便圣上更为直观的察看。他还又说道自家人都是种地的老手,于棉花种植这一事上也有几分经验,相信有他们的帮忙,自己一定能把这次棉花采摘的大事完成的很好。

这话一出来,王县令便将刚升起的退而求其次,安排林家其他人跟去献猪的想法也给打消了,还对林立文说道:“棉地的事你在行,这事本官就全权交于你负责,需要什么人手都可告知……”

林立文便说道:“还请劳烦大人安排两位识字的官爷,全程查验登记便可。”

他这话更是完美的戳中王县令的心思了。

“甚好!”王县令笑着点头道:“那本官便让许师爷带一人暂留你这。”

许师爷便赶紧上前一步,表示他一定会做好这次棉花采摘的查验和登记等事宜。

他是王县令的心腹幕僚,在王县令看来,有他在便等同于自己在。故再没有比安排许师爷留下来,更能让王县令放心的了。

事情这般安排妥当了之后,王县令便唤人将两头大肥猪赶上牛车,返回县衙去了。

这会见着天色也不早了,林立文则带着许师爷和一姓刘的衙役走进林老太刚收拾出来的两间房间,笑着说道:“许师爷,差爷。你们且先看看,这房间可还满意。若是有哪不如意的,我这边再立刻给你们收拾妥当。”

这年头地广人稀,老百姓房屋虽修建的简陋,但房子空间却是足够大且足够多的。再者林家可不止有自家修建的屋地,当初林三姑嫁的那户逃荒而来的人家把房子便修建在了林家的旁边。

再后来,朝廷发布归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