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1章 3363真相大白(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66 字 2024-06-14 14:50:43

多少人。总而言之,是大难临头了。

刘墉随即开始审讯。从知县杜大志、知州沈珏开始,一直往上审,其间有没有行贿受贿、纵容包庇、因故徇私、麻痹大意之事,通通要查。

……

半年之后,黄河大桥、长江大桥的勘查工作结束,随后建造方案开始进行设计。

有这么一大帮科学家,再加上项南这位天才,设计两座大桥自然不难。

毕竟项南所在的那个时代,桥梁建设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无数天堑都化为通途。别说一座长江大桥,就连珠港澳大桥都建起来了。

所以项南的理论基础最扎实,设计理念也最前卫,再加上他超高的智商,以及这些大拿们的努力,设计方案半年就出炉了。

……

而在这一年间,董兆恩一案也已初步审清。

原来是当地的富商蔡炳文,有意要买董兆恩家的百亩良田种桑养蚕。

当时外贸生意红火,中土的丝绸在欧洲、中亚、中東、东南亚,乃至北非等地都大受欢迎,因此丝绸价格一直很高,利润也非常不错。

但董兆恩却不肯出售,因此蔡炳文怀恨在心。

而李小富突然去世,仵作孙千验尸之时,没有事先用皂角清洗银针,便插入李小富的体内,结果银针变黑,因此误认为是中毒而死。

蔡炳文收到消息,便攀诬是董兆恩与常氏通奸,合谋毒殺亲夫。杜大志结案心切,又收了蔡炳文五百两银子,因此便对常氏刑讯逼供,毒打成招。

常氏熬刑不过,只好被迫承认,自己与董兆恩通奸,为了做长久夫妻才毒殺亲夫。随后杜大志将董兆恩缉拿归案,同样屈打成招。

但董家人不服,一直在往上告。而由于沈珏与杜大志是同科,所以有意包庇,并未详查,单凭口供便认定董兆恩、常氏是殺人凶手。

董家人还不服,又告到知府贺明悦那儿。贺明悦与沈珏、杜大志是同门,同样选择了徇私包庇。

之后的道台陈思澄、臬台赵德筑对此案则是不闻不问,一味推诿。

而藩台季珈、巡抚桂怀诚、刑部侍郎米达恭、尚书勒尔谨等则要么忌惮户部尚书于敏中,要么是麻木不仁,毫不在意……

结果这桩本来并不难审的案子,就因为这些官员互相包庇,尸位素餐,使得受冤蒙难者求告无门,如果不是项南过问此案,特地派刘墉下去详查,恐怕常氏、董兆恩两颗人头就不保了。

项南看过档案都很是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