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宪法时代】(第2/4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的土壤。就像是空中楼阁一样,突然冒出来的,议员的立场也多半主观。甚至狭隘,导致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反对的,议会绝对支持;政府支持的,议会一定要反对。一门心思和台上的执政者打擂台,这样的议会和《宪法》能让当权者喜欢,那么执政者除非脑袋被门框夹了。绝不会同意《宪法》的合法性地位的。

加上民国初年,‘国党’是议会的第一大党。占据了45以上的席位。这让只有十万党员的‘国党’,却要代表四万万同胞的民国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十万党员,对于‘国党’来说是打折扣的。‘国党’在民国初期的改革中,明确了十块大洋,就能买到一个‘国党’的身份。才让‘国党’的人物膨胀到了六位数。

议会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民意和执政者的矛盾。而是摆明了是在野党的‘国党’,谋夺执政机会的手段。《民国宪法》之所以被执政者不喜,甚至颁布无效法令,从袁世凯到段祺瑞都是如此,最大的原因还是在《民国宪法》有一个非常利于‘国党’,或者说是有利于孙文的条款,议会选票超过三分之一的提议,将可以开国会投票,罢黜总统以及内阁。

这种条款等于是悬在总统府和行政院头上的一把杀头刀,随时随地都可能落下。

袁世凯能够忍了一年多,才爆发,都已经是涵养不错了。

段祺瑞根本就没有给‘国党’任何机会,直接用军队说话。虽然后世的历史中大肆宣扬两次护法战争如何轰轰烈烈,但是还原历史的真想就是,‘国党’缺乏军事力量的反抗,宛如美女反抗流氓的搏斗,喊吧,喊吧,喊破喉咙,只能让流氓更兴奋。第一次护法战争的时候,‘国党’在上海刚刚宣布南北战争,就被堵在了上海,宛如在电梯里放了一个闷屁,既恶心了别人,也熏着了自己。

才宣誓非常大总统的孙文,根本就没有感受到千里溃兵的寥落,直接从上海买张船票去了东京。

立宪,法制。

一直是‘国党’,或者说南方集团反对北洋集团的最有利的理由。不过打从曹锟开始,就要出问题了。别人说立宪,这话是骗鬼呢?但这话要是从曹锟的嘴里说出来,已经是不离十了。曹锟这个人或者缺点很多,说话粗鄙不堪,没多少文化,做事不靠谱,但有一点是任何一个政客都学不来的,就是讲真话。他这样的性格,很难去骗人,似乎也只留下了讲真话这一条道。

没有了这个理由,孙文还在广州蹦跶,就显得格局太小,摆明了是为了权力而造反。这种局面下,李烈钧还适合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