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不留情面】(第2/6 页)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950 字 2024-02-22 08:23:57

无从谈起了。

不同于申新纱厂,这家纱厂已经将棉花收购,纺纱生产,织布。然后销售渠道都完全理通。只要不是经营上和生产上的意外就能够牢牢地占据民国棉布生产第一大厂的宝座。

至于聂云台,张謇深知聂云台的工厂的实力比他的大生纱厂要差一个级别。【ㄨ】

外界传地沸沸扬扬的聂云台搭上了王学谦,民国将出现第二家具备统治实力的‘大生纱厂’。这种说法张謇是不相信的,也不愿意去相信,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那个状元办实业的华夏第一人,他的功绩是不会因为一点风言风语的谣言而变得一文不值。

在杭州等了一天,张謇要说没有怒火,那是假的,他这辈子最憋屈的年纪是当年考举人,从少年郎直接熬到了中年人。这个过程简直能把人给逼疯。

可自从中举之后,他在科场可谓顺风顺水。在会试和殿试时候,更是受到翁同龢的青睐。翁同龢是什么人?两代帝师。军机大臣,帝党的领袖人物。实际上,他是光绪发动‘戊戌变法’的中流砥柱。就算是变法失败了,像翁同龢这样的大人物是不会和戊戌六君子那样,在菜市口被斩首的。最多也就是告老还乡,死了,朝廷还要派遣钦差大臣表彰翁同龢的功绩,修牌坊。

搭上了翁同龢的这艘大船,张謇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硬是让翁同龢运作成了状元。之后又开办了大生纱厂,并长期在燕京内阁担任总长等高官,还是全国总商会十多年的会长,身份地位已经可以忽视地方官员的地步。

生于咸丰初年的他,已经年逾古稀,三十多年来,他的政治主张一直都没有变,实业救国。可没想到,快到了古稀之年,他的政治生涯和实业经济都要面临破产的境地。政治他不在乎了,本来就这么一把年纪了,也折腾不动了,民国的问题积弊久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他也无力改变。再说,他这个年纪,最惬意的应该是在家乡安度晚年,华夏人都崇尚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怀,年老体衰之后,总会对家乡格外的依恋。可一回到南通老蒋,就不得不面对大生纱厂的破产,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要知道两三年前,大生纱厂还是民国最挣钱的纱厂。这家工厂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工厂,对张謇来说,大生纱厂就是他在人间最大的功绩,他不允许足厚他的工厂成为笑柄。

他就像是用了一辈子,将将一个故事推动到最美丽的巅峰,然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笑话,最后他成为这个笑话的笑柄……

向来自负的张謇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可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