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5 千年敦煌(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的超级工程,如果没有政府力量的支持那么他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一个原因自然是宗教了!

敦煌最后被迫放弃修建维护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在西域宗教变迁这条根儿上,正德年间敦煌就曾经被吐鲁番汗国所攻破,而到了嘉靖三年明朝实在无法维持嘉峪关以西的防务,不得已封闭嘉峪关彻底抛弃了关西的子民。

而这个时候西域也就是历史上最大宗教变迁的年代,佛教天然的敌人自然不会允许莫高窟继续修建,甚至他们都不许汉人在这里生存。

从明朝嘉靖年以后,敦煌实际上已经荒漠化了,由于战争的杀戮和中原王朝的放弃,这里就连最基本的郡县制都废除了。

没有城市,没有乡镇,一切回归游牧生活,城市变成了小镇,小镇变成了废墟,农田变成了沙漠或者放牧的草场。

农耕文明彻底被抛弃,这片土地又退回到了很久以前的游牧文明!

幸好漫天的黄沙掩埋了那些佛教洞窟,所以这些艺术瑰宝并没有得到那些汗国的注意,这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破坏行为。

敦煌这一片荒漠一直到康熙年间才再次见到中原人的脚印,康熙朝后期清政府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一大批汗国开始向清政府称臣纳贡。

直到雍正朝才恢复在敦煌设立军事卫所,史称沙州卫!同时迁甘肃移民2400户,并抽掉部分老兵军垦,这才逐渐让敦煌恢复了一点生机。

由此可见,明嘉靖朝一直到康熙时期,敦煌这里基本上就是废墟了,毫无城市建设只有零散的牧民聚集。

到最后清朝想要在这里恢复行政统治都得从内地迁徙移民,可见这二百多年敦煌被破坏成了什么样子。

坐在骆驼背上的尚泰王,将整个敦煌变迁的历史资料记录在案,并让手下人抄写一份副本,交给华族士兵快马向后方传去。

尚泰王发现很多东西当你不了解的时候是不明白他的价值的,可是当你真正深入进去之后才明白这件事绝对不简单。

在给肖乐天的信中尚泰王说的很清楚“元首所提起的莫高窟珍宝,弟子发现事实远比元首所描绘的还要震撼人心……”

“这一片黄沙废墟简直就是一部西域历史的活标本,从十六国到隋唐再到宋元,你能够清楚的看见历史留下的不同痕迹……”

“而且古城、古墓遗迹也非常多,还没有莫高窟探险队就已经搜集到了很多古书和佛经……”

“元首您知道莫高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