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主(第2/5 页)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802 字 2024-05-30 06:00:10

前,汗阿玛就命人厚葬禅师,重修了慈云庵,听说这里的香火也日益兴旺起来……”

太后和两位太妃,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听得津津有味的,也不觉得枯燥。

尤其还听到熟悉的人名。

太后唏嘘道:“我还记得国师进京的情景,差不多也是四十来年了……”

大觉禅师,法号通秀,字玉琳,世人称之为“玉琳禅师”。

世祖皇帝不单单册封大觉禅师为国师,还以师为本师,受菩萨戒。

两位太妃也陷入回忆。

当时她们还是碧玉年华,也跟在太皇太后身边见识过国师的风采。

当时国师正是盛年,竟是没了这些多年了。

惠妃眼见着气氛沉重下来,忙给舒舒使眼色。

她陪着两位太妃过来,就是得了五阿哥的请托,专门过来陪着太后解闷的,不好让老人家再感伤。

舒舒岔开话道:“淮安有洪泽湖,眼下正是河鲜上市的时候,洪泽湖的银鱼虽不是贡品,可是听说也不亚于太湖银鱼。”

太后的宁寿宫膳房,最不缺的就是各地贡品。

听到这个银鱼,太后就望向白嬷嬷。

白嬷嬷道:“比指头还小的鱼干,水发了炒鸡蛋,也没有什么刺儿,娘娘吃了一回不乐意吃,就没再做了。”

太后想起来,摇摇头道:“那个味道澹,不爱吃。”

舒舒就道:“淮安还盛产鳝鱼,可以做全鳝宴,有一道软兜鳝鱼浓油赤酱的,肯定合皇祖母的口味……”

太后就道:“除了鱼虾,肉呢?这边的肉菜做的好吃不好吃?”

老太太的饮食跟五阿哥相似,鲜少吃菜。

舒舒上辈子倒是吃过淮安肉圆,号称传承百年传统美食,现在有没有倒是说不好。

眼看就是淮扬地区,以各种河鲜、湖鲜为主的菜色。

确实不合太后的口味。

猪肉菜有什么呢?

舒舒想起一道来,她看了眼座钟。

申初二刻,离用晚点还有一个来时辰,倒是时间够用。

她就笑了,道:“孙媳妇还真想起一道荤菜来,不是淮安的,是杭州的……”

太后好奇道:“什么好吃的?”

舒舒笑道:“您先别问,这份菜做法挺简单,孙媳妇这就打发人往行在膳房送方子,晚点您就能用上了!”

太后听了,有些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