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秘闻(第2/3 页)

修仙别看戏 踏歌行人未停 488 字 2024-05-23 18:21:32

“这儿是天鼎穴,人迎……水突……这是廉泉……”然后谢石小哥就给宁夏上了一门十分生动的人体穴道理论。主角正是这尊都不知多少年前的塑像,“师生”则是深色一个比一个诡异的宁夏和谢石。

在昏黄的灯光下,老实说,还真的不是一般地阴森。如果现场忽然间进来几位同道说不定都能被吓死。

不过两位当事人倒是不觉,研究得津津有味。

龙有逆鳞,触之则死。不论在哪个世界,这句偈语似乎都经久不衰。虽说有可能是寻常人的传言,但无穴不来风,说明确实有什么让众人产生这个印象。

后来人类就常用“逆鳞”来形容人的软肋,或者说不可碰触的忌讳和底线。

而在修真界中,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因材施教,各人依照各自特点和缘法修炼。但其实在很多时候也会受文化、资源甚至于地域、气候影响,不同的宗门修炼的整体风格都不一样。

就像是生活在北边界的修士,因着所处环境干燥风沙,当地人的性情也相对豪放大气,选择功法和术法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而在最南边儿,也就是宁夏他们现在所在的南疆,则是曾经集整个东南边陲的水气和灵气的地方,有点类似于江南水乡。当地的修士似乎也沾染上水特有的柔和,选择的功法也大多含蓄内敛却又不失精巧。

因而各门派的修士往往都会选择特性相近一类的功法或技能。这是由骨血流淌的基因甚至于天性难以更改的那部分决定的。

那么密宗弟子呢?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特性?这得从密宗弟子说起。

宁夏上辈子那儿也有密宗弟子,但是此密宗非彼密宗,又有那么一些不同,至少在修炼上是有所不同的。

本质上当然不同,毕竟一个坚持唯心主义的修行,一个就真的修仙了。

他们世界都不一样,教义肯定也不同,甚至连文字服饰和风俗都不一样。所以宁夏对这个世界的密宗子弟也知之甚少。

谢石这会儿一说,她才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尽管不知何时起这个流派已经完全隐世,鲜少在显露于人前。但多年密宗的繁盛也依旧是传说,老一辈的老祖宗若能活着,或许到现在还存留着一些印象。

关于这个特殊流派的修士也只有那些底蕴深厚的宗门才能窥见一些。寻常弟子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了解所谓的密宗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谢石跟宁夏说的倒不是密宗的发展史,而是关于密宗子弟的一件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