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1/5 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孺人 72 字 2024-03-07 12:17:30

询问

京城这边,朝廷刚决定要把韩彻调拨回京时,就柏州新刺史的人选,也很是引起了一番争议。

柏州原来是个最为贫瘠落后的下等府州,但凡有门路有能力的,都不愿意去。

韩彻在柏州任职的这几年,户籍造册上的人口数量也依旧未能得到大的发展。这对刺史的政绩考核来说,也确实特别的重要。

不过人口增长的最终目的,说到底都是为了增长税收。

每年年终的时候,朝廷对地方主官的政绩考核,也是以税收的多少来做主要的评判。

府城纺织大市场的这种集约经营模式,使得百姓种地积极性被强烈激发,便也促使柏州这几年的耕地面积增长惊人。而土地作为时下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当地官府府库税银的最主要来源。

柏州这两年还形成了棉花主产区,白羊主养殖区。更是从最开始的需要由官府安排组织,以村为集体,发展出许多的小型纺织作坊。

其中棉纺织品,“其利殆百倍于丝,臬。”

在大型建设工程上,柏州的坎儿井和防渗水窖的水利修建,可以说现阶段的人口日常用水和农作物灌溉所需,已经得到全面解决。

官道也从原来的三等远小,修建扩充至一等二级。

再有柏州的气候还极为适宜孜然这类具有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栽种,哪怕柏州人口户数不多,每年所能征缴到的税收却已经开始能追赶一些上等府州了。

税收多,意味着上任后的政绩不用担忧,同时也意味着俸钱丰厚。

“荒地无人耕,耕起有人争”,柏州目前就是这么一个状况。

待到八月中旬,柏州新上任的刘刺史终于携带家眷抵达,韩彻跟他快速交接完公务,便也要赶紧带着韩老三返回京城任职。

刘刺史对韩彻的态度显得十分的热情,出发京城的这天早上,他和府衙的一干人等还亲自送韩彻出的城门。

这次韩彻乃是回京任职,就职部门还是户部四司中的户部司,所以他的品阶虽降,但实际却是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自是跟当初孙刺史因病离职不同。

“韩大人,一路顺风。”城门口,刘刺史和冯长史等人拱手道别。

“多谢刘大人,冯大人。”韩彻也拱手还礼。

到了这一刻,韩彻心中也难免生出几分不舍之情。毕竟他在柏州这一待,就足足待了近四年。

乘坐在马车上,瞧着身后渐行渐远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