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1/4 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孺人 72 字 2024-03-07 12:17:30

反抗

韩彻的不站位,让户部司这段时间的行政运行也多有凝滞。

显然在这种关键时刻,没能明确表态站立到昌王一党阵营里来的,杨升等人都会加以提防和警惕。

事实上,若非韩彻身上还肩负着老皇帝病前下发的任命,和今年棉花推广才获得的巨大成功的档口上,或许他也跟那位盐铁转运正使一样,被闲置起来了。

不过凝滞便凝滞吧,好歹北直隶最为适宜栽种棉花的地区,还有纺织业最为发达的江南区域的棉花推广第一步已经成功完成。致使棉花全面取代葛麻,成为各地百姓主要栽种的纺织原料作物,也不过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在这样的形式下,韩彻心态其实一直还算保持的挺不错的。

腊月十六这日,韩家还办了一件喜事。是替韩老三办的,娶的是京郊附近一个叫钱家村里的一位农家女。

这位农家女今年已满二十,手脚勤快,模样也端正。

寻常农家很少会将闺女养到这么大还未出嫁,钱家闺女就是因为家里父母身体不好,顾虑下面三个弟妹无人照应,才因此被拖累的。

不过这也是以前的事了,钱家下面的三个弟妹已经陆续长大,家里负担大大减少。今年京郊附近的百姓还在朝廷的规定下,每户也栽种了五亩棉花,从而赚取了一笔还算不错的银钱。

因着韩彻和三娘四娘的婚事不得不暂时停歇,柳氏就把心思放到了韩老三身上。

韩老三小时候虽一开始是被韩家买成家仆,但这么多年相处下来,韩家上下早把他当半个自家人看待。

韩彻又是官身,早些年就给韩老三放免,让他成为了良人,还落户在了韩家祖籍所在的地方。

成为良人并成功落户后的韩老三,名下也是有田地和房子的。只是韩老三一直跟在韩彻身边做事,他名下的田地一直是租佃出去给人栽种。

京郊这一片的人口历来就密集,好点的田地都是很好租佃出去的。韩老三在扣除完要缴纳给朝廷的赋税,田租总还能剩余一些。再加上韩老三在跟随韩彻身边做事时,工钱还几乎全都能存储下来的。

普通百姓赚钱本就不容易,地里辛苦劳作,一年到头也不过是挣得一个全家吃饱穿暖。如韩老三这样的,便算得上是农户们眼中有出息又有能力的汉子了。

唯一让人诟病的地方,也就是韩老三的年纪,实在已经算是眼下的大龄剩男。

跟钱家女相看之前,韩彻来询问韩老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