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1/4 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孺人 72 字 2024-03-07 12:17:30

婚配

数日后,韩彻带着运输队伍终于顺利抵达京城。

在京城大码头,剩下的那一大批从其他地区带回来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也被韩彻快速抛售给了京城的大商户们,给朝廷国库又赚取回一笔不小的银钱。

面对这么庞大的一批物资,还有听着韩彻陈述他这一路是如何通过抛售各地区用常平仓放粮置换过来的土特产和手工制品,最终赚取到了一笔数额庞大的银钱时,朝臣们俱都难掩震惊。

户部那群人更是不用说,甚至还有人已经高兴激动到连朝堂礼仪都有些不顾上了。

要知晓韩彻这事办的,对他们户部来说,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过巨大。

就连太子也是当着朝臣们,对着韩彻好一番的夸赞。

照理来说,韩彻这次归来后,身上所经管的几项使职就要被撤掉,回到他的正职,也就是升任后,一直还未能上任的户部侍郎这个职位上去。

结果太过高兴的太子,又很是舍不得韩彻在这方面的才干,不仅继续将漕运和常平仓的事务全都交付给他,还让韩彻负责全国的税收。

另外,朝廷在接受到那么大一批粮食和物资后,很快也对京城和北直隶等粮价还比较高的地区,开始进行低价放粮。

一大批的低价粮被投入到市场后,粮食作价自然就立即跟着便宜起来。尤其是米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从原来的平价期的一斗三十四·五文,降价到了一斗二十五文。

很多普通百姓对漕运和常平仓改革一事还并不怎么了解,见着粮食比过去便宜这么多后,就赶紧拿着银钱去抢购。

生怕去晚了,就买不到这么便宜的粮食了。

朝廷见状,只得赶紧让官府发通知,告知百姓不用这么抢粮。

那些百姓听闻后,效果却并不大。

没办法,过去京城和北直隶等地区的粮价一直处于贵价状态。若再随便碰上点什么意外的话,粮价立马也就跟着涨起来了。

百姓吃这种贵价粮食吃太久了,一时之间是很难彻底扭转过来的。

只能等到时间长了后,大家见着粮食作价仍旧能这般便宜,甚至是越来越便宜,这些百姓才能放心。

至于现在,大家想抢就抢些吧,粮食也不是别的什么物资,属于人类生存必需品。即便是囤多点,以时下这种又鲜少分家的情况,一大家子消耗起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最要紧的是,专业的漕运队伍已经组建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