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火炉(第2/4 页)

四个问题。

很快,刘协对后面两个问题,也就是匈奴俘虏问题、被掳女子安置问题,都想出了处理的办法。

对于匈奴俘虏问题,一方面这些匈奴人在关中劫掠烧杀,肯定是要严厉处罚的,否则不足以平民愤。不严厉处罚这些为非作歹的匈奴人,会让愤怒的百姓转而对朝廷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于扶罗现在已经归顺朝廷了,要收服南匈奴其它人,又不能对那些匈奴俘虏赶尽杀绝,否则,其它匈奴人在战斗中就不敢再投降大汉朝廷了,以后其它外族面对汉军时,也会不敢投降。如果所有外族都跟汉军拼死战斗,就会加大以后对外战争的难度。

刘协想起了罗马人对待叛乱的一个办法,十一抽杀。

就是用抽签的办法,随机抽出十分之一的人处死。这既能处罚震慑敌人,也能给人留下活命的希望。

不过,刘协打算在实行的时候,将十一抽杀实行的具体方法和名字都改一下。

十一抽杀的名称,只强调对十分之一的处罚,却没有突出对另外十分之九的赦免。

随机抽签的办法,只会让活下来的十分之九的人感到侥幸,而不是感恩。

所以刘协决定使用“赦九杀一”的方法。

先宣布所有匈奴俘虏的死罪,再赦免其中十分之九的人。

不是由他们自己抽签,而是由刘协来指定哪些人可以活下来。然后,将其余的处死。

当然,刘协指的时候也是随机指的,但这样却可以让活下来的人感受到恩典,让他们更愿意效忠朝廷。

这实质上跟罗马人的“十一抽杀”是一样的,但程序上的变化,又让事情变得不一样。

对于被匈奴人掳掠的良家女子,刘协决定让她们跟军中单身的士兵去相亲,双方相中后,再让士兵明媒正娶。

这可以化解士兵们感到军纪太严而无法胡来的怨气,相亲之后的明媒正娶,也能让女方得到归属。

这就是刘协对于四个问题中后两个的处理办法。

对于马超战场抗命,还有吕布立功的问题,则让刘协感到比较难办。

马超看到先锋军队陷入苦战,急着去增援,想要救援同袍。抛开擅自行动之罪,马超是没有错的,而且,这种精神也是值得鼓励的。

吕布所率领的三千先锋军的将士,活下来的人,必定对马超感恩戴德。军中的普通将士,也会对马超救同袍一事很认同。

处罚急着去救援先锋同袍的马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