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细数功绩!(第2/4 页)

气,连忙站起来,搀着老爹坐到龙椅上,毕恭毕敬的模样。

随后朱由检避免浪费口舌,带着朱棣去洪武朝溜达了一圈,让他亲眼看到了几十年前,在奉天殿外跪着的小朱棣——虽然有些鼻青脸肿。

以至于老朱棣看向朱由检的眼神也变了,越看越觉得顺眼,比好圣孙还好圣孙!

“太祖爷莫要动怒,老祖一生的丰功伟绩,彪炳史册,在后世也是熠熠生辉!”

朱由检见老朱还在气头上,出声安抚道:“老祖曾盛世修书,编纂出流芳百世的《永乐大典》,其内涵盖古今、包容万象,三亿七千多万字,全部人工抄成。”

“这是我大明史上最巅峰的作品,包含大明以前所有文化知识,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全、最完美的一部书,对后世继往开来有着巨大的影响!”

“老祖在位期间数次御驾亲征,率领永乐朝组建的精锐之师,持续对残余的蒙元势力进行碾压式打击,五次亲征漠北,连年北伐,极大压制鞑靼瓦剌等部壮大,为我等后世子孙换取了长期和平局面,绝对是不可磨灭的功绩 。”

“之后遣郑和七下西洋,驾驭无敌舰队宣示大明的富强与威严,甚至在极西之处盛产昆仑奴的非洲大陆都留下了足迹,不但使大明威名传播四海,更是让一众邦国都向往大明,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朱棣听得热泪盈眶,恨不得结成八拜之交,没有人不喜欢被称赞,对朱棣来说更甚,特别是在朱元璋面前隶属功绩!

简直让他乐呵的快跳起来了!

只不过说起郑和来,他还是有些许尴尬,毕竟当初目的也没那么单纯——

郑和主线任务:找消失的建文帝。

郑和支线任务:让外边小弟都知道,改朝换代了,大明现在是永乐皇帝,该拜码头的拜码头,该磕头的磕头。

“你把你老丈人的活,干了不少,对鞑子不能手软,不错!”

“在其位,谋其政,儿子只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朱棣激动的心潮澎湃,嘴上却是谦逊的回道。

朱元璋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他不得不承认,即便再无法接受老四篡位的事实,却也不能否认,他在位期间的功劳。

特别是五征漠北,很合他的胃口。

虽然说,在老朱心中即使朱棣把全球打下来,但对比太子朱标依旧不及分毫,可若是对比朱允炆嘛,自然是货比货得扔。

若朱棣能猜到老爹心理,想必也会感叹道:全靠同行衬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