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里,花音本来打算在睡梦中进入下一段穿越的,可她睡不着。
才、才不是晚饭吃多了呢,不要凭空污蔑少女的食量啊!
这种睡不着的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就要来到,一闭上眼就觉得危险迫近,仿佛回到了和宫本武藏对峙的擂台,即将面对两把武士刀的轮番斩击……可谓心惊肉跳。
“莫非多次穿越后我已经获得了超能力?可以感知即将开始的穿越?”花音躺在床上默默地想着。
但显然不是这个理由。
察觉到了什么,花音悄悄下了床,避开叶家睡着的家人们,来到了院子里。
院子里站着一道细瘦的身影,那是个身穿夜行衣的人。
话说,这还是花音在古代见过的第一个身穿夜行衣的人呢。
而那人手中持着一件事物——下午花音在山坡上拔出来的“神仙杆”,也就是一条大铁枪。
“你……”夜深人静,家人都在屋里安睡,花音沉吟了一下,不知该不该大声讲话。就在此时,黑衣人向花音勾了勾手指,随即身子一转,倒提长枪翻出了叶家的柴门。
“也好,省得吵醒了人。”花音反而松了口气,踏步便追了过去。她很好奇,这人为什么会找上叶家这个平平无奇的农夫家庭,还对自己勾手指,又看上自己什么了?
艺高人胆大,凭花音的本领,在冷兵器时代就是无敌,除非以一个军团来提前布下陷阱,否则花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全身而退——吕布她都打过了,在这个宋元交替的时代,就更没有什么名震天下的英雄,花音大可以放心探访自己想知道的一切。
那黑衣人轻功甚是了得,矮小的身材带着一杆大铁枪居然还能跑得飞快,普通跑步的话,甚至强过了花音。只是一出村子,花音便开启了“无方幻变”,连续弹射向前,那速度几乎是人类难以想象的快,两个人的距离不断缩短,黑衣人每次回头都发现被追近了一大截,不由得额头见汗:“这农家丫头脚力真强!”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下午花音拔出“神仙杆”的山坡,黑衣人停下脚步,回过身准备说话。
却不料黑衣人停步了,花音却没打算收势,“无方幻变”发动,再弹射一程,瞬间便切到黑衣人近前,伸手打向其脸面!
“噫——”黑衣人吃了一惊,花音的动作大出其预料,急切间只能勉力侧身一躲,让过花音的扑击,但脸上面罩已被花音扯下了。
“嘿,有胆做贼,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吗?”花音笑嘻嘻地摇着手里的面罩:“露出你的脸,官府发海捕文告的时候也好画像~”
她倒不是真要报官,这是个乱世,蒙古官府的控制力可没那么强。何况她停留在这里的时间也不多了,就算去官府,说不定半路就“下一站”了,倒把这懵懂的农家女宿主晾在路上。
花音这么说,只是打个招呼,解下来如何处置这黑衣人还要看情况。
可出乎花音预料的是,黑衣人却煞有介事地回应了她的话:“报官?我就是官!”
啥?
只见面罩揭开后,露出了一张风霜侵染却不减柔美的脸庞,这黑衣人还是个女的!
这女人年纪不小了,头发已经全白,但五官精致,脸上的皱纹也不多,让人摸不清她的具体年纪,并且可以想见,她年轻时一定是个相当明艳的美人。
“你是官?”花音挠挠头,古代女子可以有诰命,但做官……能做什么官?天下第一女捕头吗?
“我乃前任山东行省杨妙真,现任山东行省是我儿子,你说我是不是官~”
“行省”是蒙古官职,算是主掌一省实务的封疆大吏,军政皆出其手,堪称乱世草头王的存在,权力不小,这女子不仅是官,还是个大官呀!
但真正让人震惊的却不是这个官职,而是她的名字。
杨妙真。
“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花音喃喃道,杨妙真的故事她很早就听武术省的几位海王谈过,她还真是生在这个时代的人,个人武力横绝天下,传下的杨家枪法亦是中华古枪法中最为著名的一门,没想到花音穿越成平平无奇的农家女,居然会遇到这位传奇女性。
冥冥之中似有定数,跨越千年,中华武术两位“女海皇”于此会面!
只是一个是灵魂附在农家女身上,一个……大半夜得跑来农村做贼。
“堂堂一省之尊,为什么半夜来农家偷窃?”花音问。
“偷?”杨妙真一挑眉,原本的柔美霎时变作凌厉——想来在战场上她也是这般英气勃发吧!
“这把铁枪本就是我的东西,我听城中小儿歌谣,说有人把它拔了出来,这才过来看看。”当花音以看偶像的眼光来看杨妙真时,杨妙真也在打量着花音:“没想到拔枪之人竟是个瘦弱的农家女,你这份力气可远胜战阵上的猛将,当真是天赋异禀。”
“嘿嘿,好说,好说……”花音谦逊了一下,继而又疑惑道:“这杆大铁枪就是传说中天下无敌的‘梨花枪’?”
呃,还好意思说花音大力,杨妙真要拿这玩意上战场,那才是猛张飞呢!
“有趣,你这农家野丫头也听说过我?”杨妙真神情玩味,把手中铁枪舞了两圈,当真是举重若轻,就像挥舞一根小木棍似得。
但她却摇了摇头:“这不是我的梨花枪,而是我先夫的兵刃。”
原来杨妙真的丈夫李全,当年也是名震中原的猛将,外号“李铁枪”,这把大铁枪就是他的兵器,一力降十会,在战场上往来冲杀,勇猛无敌。
只是再强的猛将也敌不过杨妙真,当时李全和杨妙真的兄长杨安儿都是北方抗金义军首领,两股队伍相遇之时,李全与杨妙真曾临阵交锋,杨妙真飞马投枪,梨花枪深入大石一尺余,李全驰马去拔却拔不出,只好下马拜服,队伍也归入了杨家的“红袄军”。
“红袄军”抗金为主,抗蒙为辅,一路辗转南归,依附于南宋,奈何南宋朝廷腐朽,终究信不过草莽出身的农民军,暗中分化谋害义军领袖,李全与杨妙真夫妇不得已又和南宋交锋,李全战死,杨妙真与部下则被困孤城。
于是杨妙真对部下道:“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如今大势已去,你们要投降却得拿我做投名状,可大家又不忍心谋害于我,事情便僵住了。”接着她命部将出降,只说本想擒杀杨妙真母子,却走露了行迹,无功而返。她自己则突围而去,围城宋军人多如海,却丝毫阻拦她不得。
一生抗金又抗宋,举目天下杨妙真已是无处可去,想来唯有和蒙古的仇恨还浅,便一路北上到了山东、淮南一带。蒙古丞相耶律楚材对她甚是敬佩,赞曰:“族出名家,世传将种。无儿女之态,有大丈夫所为。吏民服心,朝廷注意,遂授东台之仕,冀舒南顾之忧。”委任她做了山东行省,一晃数年,如今又传给了儿子。
至于这杆铁枪,便是杨妙真北上山东后怀念先夫李全,模仿两人结缘时的情景,飞马投枪深入地下,后来形成了乡野间的一段奇谭。
“是这样啊……”听过杨妙真简单的解说,花音算是明白了因果:“那还真是抱歉,把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拔了出来。”
“抱歉?没必要。”杨妙真道:“我随时都能把它再插回去。今夜来到这里,只想看看谁人拔得出我的投枪。不过见了你后,我倒别有一番想法。”